【大干八个月 打赢四大战】龙潭桥村:环境整治显成效 乡村面貌展新颜
2020-08-27 11:53:14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汝城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赵文奕(实习) | 作者:胡建波         

村庄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,也是我国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。长久以来,农村给人们的印象都是缺少活力和生机。然而,这样的印象在龙潭桥村得到了颠覆,龙潭桥村通过农村环境整治的方法,不但解决了农村脏乱差的问题,而且给农村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
土地平旷,屋舍俨然,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,阡陌交通,鸡犬相闻,黄发垂鬓,并怡然自乐。这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在《桃花源记》中所描绘的农村美好生活图景如今,走进龙潭桥村,映入眼帘的是水泥路环村入户、绿树掩映村庄、村道宽敞干净、庭前屋后花香阵阵。一幅文明、和谐、平安、发展的新农村景象。

龙潭桥村村民:以前我那栋在后面的老房子,前后都是污水,旁边的沟渠里什么样的垃圾都有。

为了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,有效治理农村环境脏乱差20193月份,龙潭桥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,选举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理事会,拉开了龙潭桥村旧貌换新颜的序幕。理事会通过先后召开20多次“问计于民”座谈会。讨论并制定了龙潭桥村村规民约九条》,将规范建房村庄改造卫生管理尊老爱幼移风易俗、邻里和睦等具体做法写进村规民约通过墙绘、卫生评比等方式,让村规民约入眼、入心、入脑,提升村民综合素质,引导村民自觉参与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

理事会成员 曹普全:我们成立这个村民理事会,就是管好自己的村民不要违规,那些乱占乱建的我们理事会去管、抛荒的也是理事会去管、养鸡养鸭的我们去劝圈养,不要乱放影响环境卫生。

龙潭桥村以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“311”工程为宗旨,结合村情村貌,坚持“变废为宝”、就地取材,制定了“一塘二园三净四化一升温”的农村规划。截止目前,全村已完成拆除危旧房复垦36.7亩,实施改厕54户,建设公厕4个,设立垃圾收集点8处,巷道水泥硬化4000多平方米,改造巷道1300多平方米,整修鱼塘5个,新建和完善排污沟380米,渠道清淤1000多米。现如今整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,绿树成荫、雨污分流、洁净美观。

龙潭桥村村民:现在,那些破旧不堪的老房子拆了,路也通了,屋前屋后都有路灯,巷道都用河卵石搞好了,这些都要感谢党的政府好!

乡村振兴不仅要生态美,同时也要农民富。龙潭桥村把培育特色产业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支撑和动力,实现村民收入可持续增长。一是提升传统农业,提高生姜、水稻等规模农业的良种化、机械化、科技化水平;二是引进有实力的企业,开办扶贫车间,实现企业盈利、集体创收和村民增收“三赢”。截止目前,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2104人已实现全部脱贫。

通过人居环境整治,让龙潭桥村这个“望得见山,看得见水,记得住乡愁”的古老村落注入了新的灵魂,乡韵悠然,留住了人心、迎来了发展,当地人乐享青山绿水的梦想正在实现。

责编:赵文奕(实习)

来源:汝城县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
热点
政务要闻
专栏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